地方焦點
走進眷村、穿越時光! 雲林全國古蹟日「築蹟眷影」今起登場 虎尾建國眷村化身五感劇場
大報新聞記者李婉愉/雲林報導
2025.09.21

【台灣新聞網記者李婉愉/雲林報導】2025雲林全國古蹟日流動藝術饗宴(20)日於虎尾建國眷村文化園區盛大登場,雲林縣政府以「築蹟眷影」為主題,策劃一場結合古蹟、劇場、文創、味覺與在地記憶的流動藝術饗宴,將眷村空間化為五感劇場,邀請民眾在時光與歷史中行走,感受文化資產的當代表述與生活魅力。
今年流動藝術饗宴最大亮點之一,即是結合表演藝術與場域記憶的「移動式展演」。由壞鞋子舞蹈劇場帶來《骨之未名》,以眷村空間為舞台,引領觀眾穿梭於磚牆、巷弄、牆角與窗景之間,舞者如同記憶的線索,喚起歷史的褶痕;而希舞集聚舞蹈劇團則以《晨土上的塵光》進行沉靜且詩意的身體探索,回應場域累積的情感與時間感。兩檔演出皆打破劇場框架,觀眾不再只是觀看者,而是與表演共行共感的參與者。
另一項深受民眾期待的「微醺餐桌」也於今夜登場。活動以節氣為題,規劃「三代人的辦桌」料理,結合在地特色食材與傳統手路菜,由抱糰料理工作室與AKIRA無菜單料理兩位在地料理品牌主廚聯手掌杓,將熟悉的味道轉化為風土物語,打造一場文化與味覺交織的五感體驗。席開十桌,吸引80位民眾共襄盛舉,甫開放報名即搶訂一空,展現主題策劃與口碑行銷的成功,成為眷村夜晚最溫暖也最話題的餐桌聚會,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逐一與參與盛宴民眾寒暄問好,不忘邀請大家持續支持雲林10月份包含國際偶戲節、114年全國運動會等一連串精彩活動。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文化資產不僅是歷史的遺跡,更是人民生活的記憶。透過演出、餐桌體驗與市集等方式,將文化資產從靜態建築轉化為動態參與,讓民眾以身體感知、味蕾體驗、情感連結,重新理解我們與土地的關係。縣府自108年起積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至今已修復39處文化資產、19處古蹟與歷史建築登錄,並認定18項無形文化資產及11位保存技術者,更於2024年獲《遠見》雜誌評選為「文資潛力之城」,展現雲林文化深厚底蘊與持續創新。】2025雲林全國古蹟日流動藝術饗宴(20)日於虎尾建國眷村文化園區盛大登場,雲林縣政府以「築蹟眷影」為主題,策劃一場結合古蹟、劇場、文創、味覺與在地記憶的流動藝術饗宴,將眷村空間化為五感劇場,邀請民眾在時光與歷史中行走,感受文化資產的當代表述與生活魅力。
今年流動藝術饗宴最大亮點之一,即是結合表演藝術與場域記憶的「移動式展演」。由壞鞋子舞蹈劇場帶來《骨之未名》,以眷村空間為舞台,引領觀眾穿梭於磚牆、巷弄、牆角與窗景之間,舞者如同記憶的線索,喚起歷史的褶痕;而希舞集聚舞蹈劇團則以《晨土上的塵光》進行沉靜且詩意的身體探索,回應場域累積的情感與時間感。兩檔演出皆打破劇場框架,觀眾不再只是觀看者,而是與表演共行共感的參與者。
另一項深受民眾期待的「微醺餐桌」也於今夜登場。活動以節氣為題,規劃「三代人的辦桌」料理,結合在地特色食材與傳統手路菜,由抱糰料理工作室與AKIRA無菜單料理兩位在地料理品牌主廚聯手掌杓,將熟悉的味道轉化為風土物語,打造一場文化與味覺交織的五感體驗。席開十桌,吸引80位民眾共襄盛舉,甫開放報名即搶訂一空,展現主題策劃與口碑行銷的成功,成為眷村夜晚最溫暖也最話題的餐桌聚會,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逐一與參與盛宴民眾寒暄問好,不忘邀請大家持續支持雲林10月份包含國際偶戲節、114年全國運動會等一連串精彩活動。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文化資產不僅是歷史的遺跡,更是人民生活的記憶。透過演出、餐桌體驗與市集等方式,將文化資產從靜態建築轉化為動態參與,讓民眾以身體感知、味蕾體驗、情感連結,重新理解我們與土地的關係。縣府自108年起積極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再利用,至今已修復39處文化資產、19處古蹟與歷史建築登錄,並認定18項無形文化資產及11位保存技術者,更於2024年獲《遠見》雜誌評選為「文資潛力之城」,展現雲林文化深厚底蘊與持續創新。
相關文章
2024.06.21
視障歌手張振華現身虎尾就業中心 為失業者分享生命歷程2024.11.10
華南社區歲末立冬時舉辦「謝天祭」活動2024.09.29
雲林縣黨部在斗六捐血站舉辦愛心捐血黨部主委劉建國邀請民眾來「熱血」2024.08.30
九月樂園攻略出爐憑證購票 門票最低4折起2025.09.28
關懷慢飛天使×花蓮賑災 劉建國號召愛心捐款助兒療、助重建2025.07.08
颱風丹娜絲重創雲林 立委劉建國邀農業部次長會勘農損2024.07.08
民主進步黨雲林縣黨部舉辦第二十屆主任委員、評議召集人、執行委員、交接就職典禮2025.07.13
健康與福祉「雲林萬寶龍」催生 喜迎第9,000位新生兒 縣長張麗善:持續打造友善育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