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焦點
五河分署提高大湖口溪上游堤防 加重斗南下水道倒灌 雲林縣政府願與中央合作系統性改善防洪
大報新聞記者陳奕瑋/雲林報導
2025.08.05

【大報新聞記者陳奕瑋/雲林報導】針對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指大湖口溪倒灌主因是缺乏閘門,雲林縣政府5日表示,五河分署的說法是「見樹不見林」,因為斗南G幹線下水道箱涵多年前即已設置,即使去年凱米颱風雨量超過日前豪大雨,但周遭河水倒灌也沒有比今年嚴重。淹水主因在於五河分署今年在上游加高堤防高度,卻未同步提升下游既有防洪設施,上游水位提高因而加重下游斗南地區淹水。縣府願與五河分署通力合作,全盤檢討改善防洪措施。
8月4日豪大雨造成斗南地區多處淹水,尤其在大湖口溪旁的建國三路附近最為嚴重,雲林縣長張麗善當下立即會同張嘉郡委員及沈暉勛鎮長等人到現地了解情形,並第一時間展開淹水原因調查並評估改善方案。
雲林縣政府表示,經縣府現地調查並蒐集分析相關水路資料發現,冒水人孔銜接至雨水下水道G幹線,經由南昌西路於仁晟橋下方排放至大湖口溪,設置年代久遠,且未設置水門及抽水設備,在大湖口溪一級警戒水位下,非但無法排水,亦造成倒灌冒水現象。
雲林縣政府指出,大湖口溪近兩年完已完成整治,符合25年防洪保護頻率,且因去年凱米颱風溢淹,今年5月份於鐵路橋上游完成大湖口溪局部段護岸加高,提升保護標準,確保大湖口溪水位不溢堤。然而,在極端氣候豪雨的情況下,亦使大湖口溪水位提得更高,在下游沒有同步提升防洪措施的狀況下,水位壓力使雨水下水道水加劇倒灌,造成人孔冒水的淹水現象。
雲林縣政府建議,面對極端氣候,治水需有更宏觀、全面性的思考,縣府願與五河分署積極合作,系統性改善雨水下水道出口段水門及抽水設備建置工程的設計,以防止極端氣候下倒灌的情形發生,並在沒有重力排水的條件下,將市區的水以抽排方式排入大湖口溪,搭配五河分署現階段研議大湖口溪出口段改善排水路斷面及方向。未來完工後可有效使大湖口溪排水更加順暢,並防止倒灌,加速抽排,讓民眾避免淹水之苦。
相關文章
2025.03.25
斗六市兒童節到膨鼠公園童趣不打烊2025.05.01
林內成功國小操場落成 立委劉建國:給孩子們最好的成長環境2025.04.03
台日音樂情誼再續!長山洋子睽違七年來台舉辦個唱 經典再現2025.07.29
雲林縣政府攜手台糖簽署土地合作開發協議 縣長張麗善:雲林古坑產業加值園區啟動實質建設2025.08.01
114學年度國中小校長交接典禮 雲林縣長張麗善:打造優質校園 創雲林教育新境界2024.10.30
碳費開徵在即!雲林率先舉辦座談會2025.06.26
重啟人生不怕 勞動部助烤出第二人生的溫度2025.03.31
清明連假開心遊 疏運優惠聰明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