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報新聞(Logo-image)

2025/08/02
Saturday
06:14

商圈店家特色發展計畫展現11家改造成果 打造雲林商圈新風貌

大報新聞記者陳奕瑋/雲林報導
2025.07.18

 【大報新聞記者陳奕瑋/雲林報導】雲林縣商圈雲林縣政府辦理「商圈店家特色發展計畫」,延續111年「華山咖啡大街營造計畫」的成功經驗,提升吸引力和整體形象。今(18)日上午於雲林縣政府親民大廳舉辦計畫成果發表會,展示華山、土庫、斗南、虎尾及草嶺等商圈共11家完成改造店家的空間重塑成果。透過產官學民合作導入專業設計及輔導,打造具有地方辨識度的街區風貌,協助雲林商圈邁向新風貌與新價值。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地方的發展不僅仰賴傳統,更需要創新思維的注入。縣府辦理商圈店家特色發展計畫,挹注860萬元經費,由建設處推動,延續了華山咖啡大街營造計畫的能量,持續擴大推動範圍涵蓋更多潛力商圈。從「美學設計」出發,實際是一次回應地方需求、梳理產業文化的過程,本次參與店家類型橫跨餐飲、農產加工、觀光體驗、茶酒製造與雜貨零售,展現雲林商圈豐富的多元樣貌。肯定所有商家的成果及積極參與,為商圈注入新的活力與生機,縣府也將持續提供資源與專業輔導,全力支持地方轉型升級,透過專業設計導入與在地參與,提升街區美感與地方魅力,讓更多人「看見雲林、愛上雲林」。
 雲林縣政府建設處廖政彥處長指出,本計畫不僅是產、官、學的合作成果,更凝聚了地方在地店家以及專業設計團隊的共同參與,由雲林縣政府擘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注入專業的視角,引入專業設計與施作團隊。面對消費型態轉變與人口外移壓力,地方商圈更需轉型升級,本計畫聚焦於「第一印象」的營造,強化商家門面、識別系統與整體空間感。感謝店家參與,讓商圈有嶄新的風貌,重塑在地風格與品牌能量,讓每條街道都成為值得停留、回訪的生活場域。


 此次參與計畫完成門面改造店家共計11家,設計師與店家不僅共創空間,更重新賦予店鋪故事與靈魂。今年度古坑華山商圈持續閃耀,再度參與的「維野納複合式餐飲」延續前年的施作成果改善戶外生態景觀裝置,打造動物友善環境;「阿安師茗茶」透過自然融合與簡約設計,展現茶文化精神與空間質感;「福祿壽國際酒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以酒文化為主題的展示空間,提升品牌形象與指標系統,增加場域互動;「東和泡芙」門面結合鮮明色彩,塑造吸睛且具親和力的品牌形象。
 今年度新上場的土庫商圈有4店家加入,「阿海師鴨肉麵線」、「日成香肉鬆」以文化牆與招牌燈箱設計,將傳統小吃與食品店面注入現代設計元素,透過整合攤車與店面形象提升品牌可見度;「萬源製麵舖」則在修繕中保留老屋元素,融合新舊功能與空間美感,成功將歷史與現代相接合;「源順芝麻觀光油廠」導入品牌IP角色融合自行車休憩場域規劃,增添趣味並提升品牌體驗深度。位於虎尾商圈的「虎尾釀」導入園藝景觀設計、銅件意象與米粒步道,展現土地記憶與品牌識別,另外來自草嶺商圈的「統嶺餐廳」亦加入本計畫,重新粉刷外觀並種植植栽,成功吸引遊客目光,打造融合傳承與創新的山區特色餐廳。
 斗南商圈由理事長羅紫軒當任領頭羊先行示範,以自身店家「睦旺珊洋煙酒食品行」進行亮點改造,強化門面品牌與形象,加上店面位於商圈重要節點,獨特的轉角位置,成為商圈亮點,亦讓本計畫成功打開雲林縣商圈的知名度與能見度。 
 雲林縣政府強調,未來將持續透過計畫擴散、資源整合與專業陪伴,深化商圈特色、凝聚社區共識,讓每一家店、每一條街都能成為承載雲林文化與創新的生活風景。期望透過不斷的努力和創新,確保門面環境的提升能有效推動整體商圈形象改善,達成商業繁榮和地方發展的目標,打造一個充滿活力和魅力的縣市。
返回上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