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焦點
雲科大引領智慧農業「一驗多證」掌握碳減量與競爭新契機
大報新聞記者李婉愉/雲林報導
2024.12.05

【大報新聞記者李婉愉/雲林報導】為助力產業有效應對全球推動淨零碳排放,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積極推進智慧農業「一驗多證」機制,致力於建立數位化的排放盤查清冊;抑制高排放熱點,並為後續減碳策略提供科學基礎,具體降低碳費與碳稅的衝擊。
雲科大與第三方查證單位建立「一驗多證」策略聯盟,去年率先將眾多查證合併,包括ISO 14064-1及ISO 14067,今年則更往前邁進一大步,納入食安的TAP產銷履歷,將碳排放視為產銷履歷的一部分,利用資訊系統整合,更有效率地將碳資產完整真實數位化記錄與TAP產銷履歷,展現智慧農業一驗多證之效應,此「農漁牧產業產品供應鏈溯源管理方法」系統業已取得美國、中華民國發明專利,未來亦是國內農業相關產業敲開國際市場的一大利器,MIT優質農產品,將讓世界再度看見另一個智慧農業TEAM TAIWAN。
雲林縣政府計畫處副處長廖珉鋒表示,碳有價時代來臨,雲林做為農業大縣首當其衝,必須思考如何運用創新思維及智慧科技,以低碳永續為發展目標,才能維持農產品在國際外銷市場的競爭力。縣府與雲科大合作推動產業淨零輔導計畫,自112年起建置「雲林淨零轉型服務窗口」,由專業顧問團隊提供一站式服務,113年起進一步建置「淨零排放諮詢服務專線」,提供企業、工廠或相關單位即時之碳管理諮詢服務,提供媒合政府部門資源服務,搭配雲科大一驗多證的機制,協助產業建置產品碳足跡盤查資料庫,並提供專業建議,幫助產業在溫室氣體減量過程中更有方向。
雲科大校長楊能舒表示,近年在淨零政策推動下,國內所有產業正如火如荼積極進行溫室氣體與碳足跡盤查工作;然而碳費在今年八月正式定價起跑後,國內外不約而同將依據盤查結果開始徵收碳費(稅),因此所有產業都將面臨成本提升的重大衝擊。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眾多優質農產品,特別挑選台灣高單價且具國際競爭外銷實力的茶產業以及雲林縣特色土雞產業為主要導入產業,以掌握產品碳足跡為起點,減緩碳費(稅)對台灣本土產業的衝擊,進而搶佔國際外銷市場的戰略地位,成為開拓低碳新產品的領頭羊。
相關文章
2024.08.01
凱米颱風重創林內坪頂村!劉建國促請農村水保署緊急搶修2024.04.19
弘隆捐贈雲縣消防警備車 張麗善感謝大草嶺消防戰2024.12.30
因應台紐貿易協定 立委劉建國召開酪農座談會提升產業競爭力與品質2025.03.27
水林接力辦徵才 植樹月邀民眾「苗」向愛2024.06.17
五洲勝義閣掌中劇團將在雲林表演廳演出《諸羅傳奇~不存在的王爺囝》2024.06.09
雲林縣15名青農獲百大青年獎 縣長張麗善表揚肯定2025.04.30
雲林縣樟湖村每年秋天 季節限定「萬鷺朝鳳」特色生態景觀2024.07.03
劉建國邀農業部長陳駿季視察西螺果菜市場與乾燥中心 促進西螺農業轉型